11月20日,学校举办“2024年新工科教育课程学习作品展暨优秀作品评选、课外创新实践作品展”活动圆满落幕,来自20个学院的114件学生作品参展,包括挑战性学习课程、新生项目式课程、精品项目式课程、高峰体验项目式课程、“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等课程作品,以及获得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的课外实践创新作品,其中36件课程作品参加了路演竞赛。
我院今年首次参与学校新工科作品展,经过自愿报名和匿名评选,学院最终推荐三件作品到学校参展,其中:晏鹏宇老师指导的作品《绿色氢能源供应链网络设计与运营仿真系统》不仅参展,还通过路演竞赛获得最佳作品三等奖,陈磊老师指导的作品《在计量经济学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文献研读报告》和张蕾老师指导的作品《营销策略决策模拟》均获优秀作品奖。

学院高度重视新工科教育课程学习作品展。李钰书记和刘莉副院长亲临现场,仔细观摩每一项展示成果,了解作品的创作思路与技术应用,并对学生们的创新实践成果表示由衷赞赏。李强副院长针对参展作品的创新性与实用性,鼓励同学们要充分利用挑战性课程、课外科研训练、实验实训项目等机会,全周期过程参加高质量的创新实践,借此检验“经管+理工科”双学位培养的效果。
晏鹏宇教授指导的作品名称是《绿色氢能源供应链网络设计与运营仿真系统》,该作品来源于挑战性学习课程《综合实践I:产品策划》。面对日趋严峻的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问题,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绿色氢能源。然而,目前利用风光发电制氢的绿氢供应链网络在实际运营中存在设备投资额高、市场需求不明确、风光发电周期性波动显著等特征与困难。在学生实地走访调研基础上,该作品采用多智能体仿真建模技术,应用Anylogic软件平台构建了绿氢供应链网络运营仿真模型,模拟了“制-储-运-加”各节点的运作流程,给出了各节点和网络整体的绿色运营绩效评价。该作业源于授课教师的科研课题,是科教融汇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

陈磊副教授指导的作品名称是《在计量经济学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文献研读报告》,该作品来源于挑战性学习课程《计量经济学》。该作品以“植根中国情景、研究中国问题、解析中国数据、讲好中国故事”为指引,以经济增长为研究主题,通过对经典文献的研读、复现与扩展,绘制思维导图,并利用Stata编程和计量分析方法,大样本实证考察国家级新区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现了结果复现、数据更新、扩展研究结果的深入分析,达到了掌握研究规范、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术素养的目的。
张蕾副教授指导的作品名称是《营销策略决策模拟》,该作品来源于挑战性学习课程《互联网思维与数字化营销》。许多管理工具都呈现S型的成本效益函数,该作品是“一段程序”来仿真“所有可能”的成本效益函数(S曲线),用以描述策略变化(x,如折价卷金额)和策略效果(ΔP,购买机率增幅)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我们针对所有顾客做促销,预期收益是多少?如果我们针对预期收益大于零的顾客做促销,预期收益将是?如果我们只针对预期收益大于10的顾客做促销,预期收益将是?最终,在每种情况下找出效益最大的策略。
学院参展的三个作品不仅是师生共研互促的成绩体现,更是对“经管+理工科”复合培养成效的检验。学院将持续聚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强调课程学习作品的显性化,鼓励老师们“研究性的教”和学生们“探究式的学”,通过提升教学质量和加强科研训练,培养更多具有电子科大特色的“管工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教育改革贡献新力量。